江
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刘氏总祠
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的刘氏总祠,离县城42公里。坐落于村的中央,位于村内“蛇形山”脚下。距今已有600余年了,目前仍然有村民居住其中,保存非常完好。
房屋坐东朝西,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。外墙体砌有很多铭文砖,铭记为“柘溪瑜造”。《柘溪刘氏族谱》记载,“瑜”即明代进士刘瑜洁,该总祠为其所造,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主墙体至今没有改变,屋内的梁架也保持着原汁原味,是梁架式与穿斗式结合的风貌;里面的木桶扇素面装饰,上部是芦苇秆编织,外用白灰粉饰,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;屋面坡度陡峻,仍彰显出宋元之遗风。
总祠由相互贯通、浑然一体的13幢分祠组合而成,“义仓”在其东侧并排而立,可储公祠稻谷9万余斤,用于祭祖或救助。各分祠高门重檐,雕梁画栋,其墙体上精美的龙凤、花鸟、人物组成的浮雕图案,木刻金字牌联,以及各种手迹的碑文,无一不折射出当年村中人文鼎盛、富庶祥和的景象。有些祠堂与民居并排而建,同一道院门出入,村民解释说,这是体现出血缘的亲疏关系。
清代咸丰年间一位名叫刘汉生的进士,曾任湖北兴国州知州,在任期内薄赋税,修水利,声名极好,离任时百姓赠其一把“万民伞”。刘汉生回乡后又为家乡修桥铺路,修祠堂,赈救穷人。该村的“山角书院”就是其创建,为村中培育了大批的读书人。这种文风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,如今从村中走出去的教授有3人,副教授2人。
柘溪古村,目前尚存古建筑(包括民居、祠堂、寺庙、书院、进士亭、义仓等)73栋,各种雕花木板2000余块,石雕窗100余块。村中现存的古建筑至少都有着百余年的历史,大部分是清朝各个时期的建筑,还有少量的明代建筑该村始建于北宋,规模虽不大,从明代起,柘溪村共出了14名进士。村中至今还保留了一些神秘的“儒、佛、道”共存的建筑文化。
目前,安福县文物部门正在对柘溪村的古建筑进行保护,并着手将柘溪村申报历史文化古村,让其重新焕发光彩。该村除了保存着赣南一般节庆习俗外,尚有许多独具安福南乡特色的习俗完整地流传至今。如茶、酒等饮食文化就非常具有地方特色:酒有自酿的冬酒、醐酒、米烧酒;喝茶是柘溪的传统,有吃春茶、谷雨茶、生日茶、新人茶等。
|
|
|
序言: |
|
|
宗宝谟 南宋杰出学者
|
陆象山 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
“心学”创始人
|
李东阳 明朝吏部尚书、华盖殿
大学士、宰相
|
罗洪先 明嘉庆状元、杰出学者、
“心学”继承者
|
一修族谱原序:
文慎
|
二修族谱赠序:
|
徐关宝 车鼎晋 简廷左 王敔 彭彪
|
吴伯虬 曾万英 李架
|
原序:位尊 朝捷 朝甲 天经 天伦
|
子伯 子羽 子甡
|
三修族谱赠序:车音
|
原序:位燮 子琮 子焕 鼎瑗
|
四修族谱赠序:罗厚宪
|
原序:鼎严 祚墉 祚里
|
五修族谱序言: |
祚旦 祚圭 祚高 祚讼 |
六修族谱赠序:宗高翔 |
原序:祚佐 佩德 昌淋 昌家 |
七修族谱序言:乐熙 |
八修族谱序言: |
默山澄昌 昌容晓潭 仪生善迎 |
友情连接: |
|
|
|
法戒集说 圣论易解 |
祠堂图 三公祠 忠公祠图
主公祠 |
祠堂源流 祠堂说(二则)玉润堂记 |
庐舍 建置 |
家训(十六条)规约(十八条) |
规训歌(十二首)孝行事迹 |
戒赌歌 戒淫文 戒溺女歌 |
家礼 四礼仪注 四礼纂要 |
祭器 陈设图 五宗图说 五宗法 |
五服图 祭祀规约(十条) |
祭田说 坟山禁约 |
恺慎二房洞冲合约 |
茔图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