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氏得姓源流考
古者天子之诸侯、卿大夫皆有食采之地,子孙或以国、以邑、以字与谥为姓氏,三代以下李唐最重姓氏,姓者所以系统百世,
使不别氏者,所以别其子孙之所自出也,故姓氏源流要必本于有所据,非读书为文可以聪明臆度,稍有不慎将拜墓崇韬不为
非却图狄青不为正匪弟弗能联,使亲萃涣、使合且冒川为月、诬萤为星吕牛、故事弊难枚举;又奚以对祖宗质族姓也。
溯吾刘得姓之源,盖自黄帝次子少昊金天青阳氏,曰帝玄嚣其子侨极生高辛氏帝喾、帝喾生唐尧、尧胤子丹朱、丹朱兄监明
之后曰刘累者,为夏后,孔甲豢龙命为御龙氏,在商为豕韦氏,周徙居唐,成王灭唐改为唐杜氏;子曰隰叔归晋,为士师,
生子士云氏,士受范后为范氏,范武子适秦归晋,其子留秦为刘氏,生明,明生远,远生阳,传十世孙,获仕魏为大夫,晋
灭魏,徙梁,生清、清徙沛,生仁号、仁号生湍、湍生四子,长伯、次仲、三季、四交,季为汉高祖邦,高祖六年,伪游云梦,
械韩信,以彭城十二郡封弟文信君交是为楚王,其后裔裕又为南朝宋隋唐以还,或为显宦,或为富秀,所称望族,凡二十有四,
如彭城沛郡中山长沙之内是也,故天下论氏族之盛者,莫盛于刘,而刘之盛又莫过于汉焉。若夫大和之刘亦不一族,有自长沙
来者,为思侯苍之裔;有自中山来者,为南唐太守遐之裔;而吾刘敬斋庄南唐大理评事,家抚洲宜黄县,其子讳地,官吉洲长
史,乐安成前溪之胜遂留家焉;其时子姓实蘩而阀阅弥大,传十七世孙文斌迁太和圳上之早禾市梅子村,其衣冠人物之盛为尤
著焉;再传绍安,以进士累升大理寺卿;安生二子,长公壆、次公誉,誉生仁孟,孟生二子,长承举、次承寿;寿嫡传我祖万
卿公兄弟,乃始自太和卜迁楚南。卿公居邵阳仁风堆头,而万扬公迁居永州;虽隔两属地,实尺寸其间,先后来者分错于衡阳
本邑;或同宗、或异派、地远人遐,未及详考也;顾念吾祖迁邵以来,传世十九,历四百余年矣,播迁之余不复当年之盛,而
式微之下叨恩胶序,名列成均,子孙衣食颇有余饶,亦何莫非祖宗积累之厚、培植之深、发祥之远,安能保族宜家以相引於不
替也哉,夫礼祖有功而宗有德,又曰别子为祖,继别为宗,吾族自陶唐以降,派衍天潢,其功德之盛非无可稽然而士庶不敢祖
诸侯况等而上之哉,晦庵朱子云,士庶以始迁者为始祖,今断自万卿公以下,本朱子之论而准以别子继别之义于以爱姓收族尊
祖敬宗于无既云。
呈清乾隆二十九年岁次甲申仲冬之吉
十五世孙位燮龙江氏敬志
|
|
|
序言: |
|
|
宗宝谟 南宋杰出学者
|
陆象山 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
“心学”创始人
|
李东阳 明朝吏部尚书、华盖殿
大学士、宰相
|
罗洪先 明嘉庆状元、杰出学者、
“心学”继承者
|
一修族谱原序:
文慎
|
二修族谱赠序:
|
徐关宝 车鼎晋 简廷左 王敔 彭彪
|
吴伯虬 曾万英 李架
|
原序:位尊 朝捷 朝甲 天经 天伦
|
子伯 子羽 子甡
|
三修族谱赠序:车音
|
原序:位燮 子琮 子焕 鼎瑗
|
四修族谱赠序:罗厚宪
|
原序:鼎严 祚墉 祚里
|
五修族谱序言: |
祚旦 祚圭 祚高 祚讼 |
六修族谱赠序:宗高翔 |
原序:祚佐 佩德 昌淋 昌家 |
七修族谱序言:乐熙 |
八修族谱序言: |
默山澄昌 昌容晓潭 仪生善迎 |
友情连接: |
|
|
|
法戒集说 圣论易解 |
祠堂图 三公祠 忠公祠图
主公祠 |
祠堂源流 祠堂说(二则)玉润堂记 |
庐舍 建置 |
家训(十六条)规约(十八条) |
规训歌(十二首)孝行事迹 |
戒赌歌 戒淫文 戒溺女歌 |
家礼 四礼仪注 四礼纂要 |
祭器 陈设图 五宗图说 五宗法 |
五服图 祭祀规约(十条) |
祭田说 坟山禁约 |
恺慎二房洞冲合约 |
茔图
|
|
|